软木塞并不是初被人们发现用来当作红酒的瓶塞的。布条、皮革、玻璃着种种雷人材质都曾被用来当做红酒的瓶塞,一直到前辈们终于在17世纪找到了接近完美的软木塞:严密的塞住酒瓶防止酒液流出和蒸发以外,还了与外界不多不少的空气循环——氧化真是红酒又爱又恨的一个过程,多不得少不得,快不得慢不得。今天将带大家从瓶塞的角度了解红酒的进化史。
天然软木塞
一个好的软木塞肩负如此重大的使命,考核标准自然随之五花八门:密度要适中;硬度要适中;柔韧性要;弹性要好,当从瓶中取出的时候,软木塞应该能够恢复到初形状的85%;还要有一定的渗透性,软木塞可以有20%的容量为水;粘滞性,软木塞必须紧紧的和木塞相贴……如此这般,一个软木塞要过五关斩六将,才能肩负起守护红酒沉睡的重任。
于是其制作过程自然要求一丝不苟。把剥下来的橡木树皮在沸水里浸泡几个小时,然后放在15到20度的的环境下自然风干一到两周,进而切割成条,在软木条上打洞就形成了木塞的形状,接下来仍然需要清洗,然后打上年份、酒庄名字的标识,涂上石蜡、硅胶,即为成品。其间风干的尺度、的程度等等操作,直接决定了塞子的各科成绩,也直接决定了木塞味的出现与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