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酒的品鉴是一种文化,这其中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与程序。像使用葡萄酒杯,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酒杯。毫不夸张地说:没有合适的葡萄酒杯,爱好者是无法地品尝葡萄酒的。类似于鸡与蛋的问题,在葡萄酒的品尝中,很难分清,是先要选好葡萄酒,还是先要备好葡萄酒杯呢?
实际上,几年前,进口葡萄酒杯大举进军市场时,就有许多相关的品尝会,非常简单地证明:同样的葡萄酒,在同样的条件下,使用不同的酒杯,结果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,在普通的玻璃杯中表现平平的葡萄酒换用的水晶杯,马上会变得香醇而不凡;而杯口直径的不同,竟然会让酸度的感觉如此不同。
所以,我在给人讲解时,会将葡萄酒杯的分类、原理、选择及使用,列为葡萄酒品尝必不可少的部分:先弄懂酒杯,再学习葡萄酒!
形状
葡萄酒杯林林总总,从形状来看,基本形状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:霞多利杯(Chardonnay Glass,即白葡萄酒杯)、波尔多杯(Bordeaux Glass)、勃艮第杯(Burgundy Glass)和香槟杯(Champagne Glass)。
一般的葡萄酒爱好者都知道,品尝葡萄酒的三个主要步骤:观色、闻香及尝味。而葡萄酒杯的设计就是以这样的步骤为依据的。标准的葡萄酒杯必须清澈透明以便观察酒的颜色,有足够的容量让酒液与空气接触并有利于释放出迷人的香气,杯口的大小及形状决定酒液入口的角度及流向,有选择地让舌头不同的味蕾区体会葡萄的特点—舌尖对甜度敏感,舌两侧对酸度敏感,舌的中后部对苦味敏感,牙龈则更能感受单宁的强弱。
霞多利杯专门用来品尝白葡萄酒,形状跟波尔多杯相似,只是体积小许多,这样跟空气的接触面也就小得多,可以让香气更持久,小的口径使舌尖先接触酒液,甜味及果香更集中,同时又不向两边扩散,减弱酸度的感觉(白葡萄酒属开胃酒,基本上都是中高酸度以上的)。同时,白葡萄酒一般要求温度在5℃至10℃之间品尝,小容量当然使斟酒的量也小,这样可以每次喝完再斟,更能保持较低的温度。需要注意的是:如果环境的温度超过20℃,那么冰过的白葡萄酒直接倒入杯中时,过大的温差也会破坏口感,的做法是将杯子也冰至同样的温度。
波尔多杯身长口窄,既可以有足够的空气促进香气的释放,又能保持香气集中在杯口而不会轻易散去。波尔多杯的仰角较平,酒液入口的速度相对缓慢,可以更仔细体会混酿葡萄酒的复杂结构。作为波尔多葡萄酒主要成分的赤霞珠,酸度及单宁普遍较高,于是波尔多杯的设计恰好使酒液直接进入舌头的中后部,突出单宁的同时,更有利于果味与酸度的平衡。
勃艮第杯的“大肚子”起到让空气氧化的作用,黑比诺葡萄香气较弱,大的杯口和相对较短的杯身,可以让品尝者将鼻子更深地探入杯中,离酒液也更近,这样才能更明晰地去分辨勃艮第葡萄酒香气的细腻之处。类似球形的设计使仰角更大,酒入口的速度也加快,从舌头的中间迅速向两边扩散,减弱甜度,在感受果香的同时又能突出迷人的酸度。
标准的香槟杯必须有纤长的杯身让品尝者仔细观摩气泡的升腾,杯底有一个小尖点,使气泡的起点有一个定位。窄小的杯口及近乎垂直的角度,可以让酒液直接从舌头的前部进入喉咙,这会使酸度普遍较高的香槟酒更柔和而易于接受。我曾建议不喜欢辛辣白兰地的女士们,用香槟杯替代洋酒杯,这样会让白兰地的口感也变得柔和一点。
普通的葡萄酒爱好者有以上四种基本形状的杯子就足够了,其他诸如甜酒杯、ISO试酒杯、雷司令杯等,都可以用以上的杯子来替代。